塔吊租赁信息
卡塔尔的国土面积和中国天津市差不多大,现在约有人口150万,据说其中包括了来自70多个国家的外来人口。由于外国居民众多,曾有人笑称,在卡塔尔见到本国人要比在其他国家见到外国人还困难。
警察也由外国人担任
在多哈机场等待入关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卡塔尔人,当然机场也是最有可能见到真正卡塔尔人的地方。从长相看,卡塔尔人和沙特人、埃及人等其他中东人没什么区别,服饰也类似,白长袍加白头巾。要说有不同,也就是卡塔尔长袍有西式衬衫硬领,估计是当年英国人留下的影响。按说卡塔尔人不属于特征分明的种族,可不知为什么,记者看一眼就能认出,想必是气质吧?良好的教育、富裕的生活,再加上永远一尘不染的白袍(这一点在风沙漫天的沙漠里可不容易做到),造就了卡塔尔人高贵的气质。如果说一两个高贵也就罢了,偏偏目光所及之处都夺人眼球,让人不由得心生感慨。
对于记者这样的初来乍到者,能遇见真正卡塔尔人的地方也就是机场和路上。当然,政府机构的头脑们都是纯正的卡塔尔人,不过不是干公关的谁没事老跑政府啊。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两成,卡塔尔人在自己的国家里成了少数民族,甚至连警察这种国家机器用的大多也是外国人,不知道卡塔尔人私下会有什么想法?而且,这里说的还都是男人,至于卡塔尔女子,更是稀有,即便出门,通常都遮得严严实实的。黑袍黑纱下的面孔,记者一直没机会见识。
打工的老外分三六九等
在记者的印象中,卡塔尔首都多哈宛如一个小小的联合国。置身于这个城市,世界都变小了。毫不客气地说,如果哪天外国人突然撤离,卡塔尔必定十室九空。都说美国是人种大熔炉,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可要论起人种国籍之复杂多样,和卡塔尔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以记者朋友所在的单位为例,光公司项目上这400多号人,至少来自41个国家,这还是朋友在聊天时扳手指头数出来的。
外国人主要分两大类:白领和蓝领。前者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比如高级商业管理人员、石油公司的技术骨干等。后者则来自南亚、中东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从事绿化的环保工人、宾馆服务人员和护士,大都是孟加拉、菲律宾和印尼等国人;商店店员、出租车司机中,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居多;中小学教员除本国人外,很多来自埃及;新闻记者中有不少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总的来说,白领和蓝领的待遇天差地别。白领们住在高级公寓里,驾好车,孩子读美国学校,隔三差五出国度假;蓝领们大多住劳工营地的多人房间,两点一线乘班车,孩子老婆都留在家乡,一年见一次面。大量的外国蓝领工人导致卡塔尔的男女比例接近2∶1,和人均GDP一样居世界前列。至于收入,高的每月达5万卡塔尔里亚尔(1美元约合3.64卡塔尔里亚尔),低的一天就挣16里亚尔,在当地买个大西瓜还要20多里亚尔呢。不公平?这是现实。还有更厉害的呢,周末是多哈各大商场超市的“家庭日”,单身男性不得入内,当然如果是白人又另当别论;长着民工脸的人周末连海滨大道也不许进。歧视?警察说了,如果让进,这海滨大道就看不见绿草地也看不见海了,黑压压的全是印度人的脸。
遇见的中国人不多
据说多哈也有中国工程公司的项目,工人都来自国内。奇怪的是,记者似乎从来没遇见过。相比于菲律宾等国一人出国亲朋好友跟进的状况,在卡塔尔的中国人更习惯听从集体安排,单独行动是不可想象的事,当然这和语言能力也有关。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首都多哈就是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塔吊和重型机械设备。朋友说十多年前刚来多哈时,所谓的市区就在机场附近,如今流光溢彩的海滨大道根本不存在。当年环绕着西湾的也只是荒凉的沙漠,偶然有骆驼走过,海边上金字塔形状的喜来登大酒店倒是孤零零存在了很久。其实,海滨大道边森林般的建筑群,如今大多还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干活的全是外国人。
有时候想想,当所有建设工程都完美结束时,外国人无论白领蓝领都会离开这个国家,如同剧终时的谢幕。到那时,早已变成“稀有动物”的卡塔尔人,能不能适应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