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租赁资讯
同样繁忙的场景在我市其他产业集聚区也随处可见。产业集聚区,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要素的聚集点、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城市建设的闪光点,正在怀川大地茁壮成长。据悉,我市9个产业集聚区进驻企业达916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4.35亿元,实现产值555.93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约30%。
“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一结合,立即催生出巨大的经济发展张力。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中,这种产业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王国建告诉记者。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是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基本内涵,这不仅提高了产业发展速度,还降低了产业发展成本。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文件,召开了高规格的推进产业集聚区暨焦作新区规划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各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现有的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焦作经济开发区)、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山阳区)、武陟县产业集聚区、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沁阳市沁北产业集聚区、博爱县产业集聚区、修武县产业集聚区和温县产业集聚区等8个产业集聚区列入全省175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名单,(下转二版①)
(上接一版①)加上市工业集聚区,共规划了9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135.44平方公里。
为利用好省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资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产业集聚区功能,增强产业集聚区的吸纳能力,形成要素集聚效应,截至去年7月底,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1.6亿元,其中去年1~7月份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2%。
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意在引“鸟”入林。我市从抓好项目建设这个有效载体入手,进一步释放产业集聚区的要素集聚效应。据统计,去年95%以上的新开工项目都集中在产业集聚区,集聚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毋庸置疑,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项目这个凝聚生产要素载体的大平台。“到2012年,全市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要超过170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到2020年,把焦作新区建设成为焦作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和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这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我市产业集聚区和焦作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加快投融资平台和其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市工业集聚区依托市投资集团开展投融资业务,其他8个产业集聚区均已注册相应的投融资平台,总注册资金达10.9亿元。此外,武陟县产业集聚区投资3100万元正在建设河南纸产品交易中心、投资821万元建设河南省速冻食品质量检测站,博爱县产业集聚区投资300万元建设河南省钢制机动车零部件检测站,沁阳市沁北产业集聚区投资980万元建设中小企业创业综合服务中心,温县产业集聚区投资300万元建设车辆检测中心。这一系列举措,将使产业集聚区综合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尽管经济先行地区卓有成效的实践早已表明,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但产业集聚区内的项目建设绝不是落后生产产能的原样搬迁,而应该结合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服务、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平台、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平台。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理解深刻,并在不同场合提出,要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焦作经济的科学发展。同时,立足焦作产业现状,我市完成了沿太行山建设国家铝工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煤盐联合化工产业、装备工业、食品工业、生物产业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基地和风电装备、光伏、光电、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规划,谋划建设焦煤集团年产3000吨多晶硅及后续深加工、天创风电年产200套兆瓦级风电整机和500套控制系统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4年来,仅市工业集聚区就先后有47个项目入驻,项目总投资达106.67亿元,主要有风神轮胎的15万套工程胎项目、焦煤公司的300吨多晶硅项目、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金红石型钛白粉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焦作易生元公司的年产1万吨怀山药系列饮品项目等;近期将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19.53亿元,主要有健康元焦作丽珠医药项目、焦作市威尔瑞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的不锈钢及耐磨材料项目等。同时,我市还积极推动企业战略合作,通过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合作,促成了总投资12.3亿元焦作光电产业园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将已有战略合作引向纵深发展,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1.6亿元的昊华宇航年产24万吨离子膜烧碱和20万吨PVC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6亿元。
产业集聚,集聚的是产业,目的在于发展。以旅游立县的修武县,工业经济实现了由“配角”向“主角”的转变。去年前三季度,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8亿元,同比增长18.4%。武陟县则立足原有产业基础,确定造纸、食品加工、装备制造3个产业作为集聚区的主导产业。目前,武陟县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江河纸业、瑞丰纸业为龙头的造纸产业集群,以大指公司、焦作矿用设备、天创公司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龙源冷冻食品、亨得利食品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链招商,孟州产业集聚区也实现了一举多得:隆丰公司生产的皮革可为革乐美(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所需的生产原料,大地合金就近为中原内配公司提供刀具、磨具,广济药业可以就地吸收金玉米公司的玉米淀粉,并吸引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国内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纷纷入驻,同时中原内配、河南嘉陵集团、金山公司、隆丰公司、奥森公司、华兴公司等限额以上40余家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也在此生根发芽并茁壮生长。
博爱县产业集聚区去年1~10月主导产业的收入已达7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5亿元。到去年年底,集聚区主导产业的收入预计超过100亿元,固定资产总投资也有望在今年突破100亿元大关。而沁北产业集聚区则利用昊华宇航“双二十”项目的大废弃物电石渣,专门请来郑州客商,投资8100万元进行综合处理,每年“吃掉”40万吨电石渣,生产砌筑砂浆、修补砂浆、装饰砂浆等预拌砂浆产品,彻底解决了污染问题,每年还可新增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同时,该集聚区在利用废氯气制成三氯氢硅的同时,沁阳市还结合思可达公司太阳能封装玻璃的优势,启动了三氯氢硅→多晶硅→切片→蓄电池→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新型能源产业链。依据规划,沁北产业集聚区将在3~5年内打造一条完整的氯碱化工产业链,仅此一项将为该市GDP贡献100亿元。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以郑汴新区为核心的“一极两圈三层”的工作部署,我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编制完成了《焦作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并已上报省政府,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将焦作新区建设成为辐射豫西北地区的核心增长极和焦作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为此,我市将启动并完成焦作新区总体规划编制,通过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围绕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精心搞好项目策划,形成特色鲜明的题材、概念和方案,以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尽快促成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尽快整合组建焦作新区建设投资公司,设立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资金,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信托计划等方式,创新融资方式,扩大融资规模,为新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