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租赁资讯
“近两年来,湖州通过宅基地置换和承包地流转,腾出了大量可用于开发的建设用地。有了土地就能引进项目,发展二三产业;有了新增产业基础,城市就有条件吸纳农民转变为居民。”浙江省湖州市委外宣办处长计欣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湖州,这座距离上海160公里的浙北城市,正悄然进行着一场农村土地改革。在湖州东部1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先的村民陆续搬迁至统一规划建设的新社区,宅基地和承包地经过整理以实现集约化经营。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条件下,大量土地纳入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之内。
原来八里店、环渚、织里等乡镇变成湖州的“东部新区”,房地产开发、高新产业园建设、制造业升级等在当地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湖州的新农村示范村——八里店前村,几十座塔吊鳞次栉比,十余个住宅社区集中开工建设。在离前村不远的开发区内,三一重工(33.57,-0.72,-2.10%)、栋梁铝材等企业的生产基地已基本落成,上实发展(12.59,-0.19,-1.49%)、绿城集团等高端地产项目正在开发。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农民以宅基地换房、换补偿,以承包地换租金、换工作的模式在浙江很多地级市试行。近年来,一半以上的社会投资是由新增建设用地带来的。以此计算,2009年,浙江因建设用地扩张而吸引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亿元。土地和劳动力“新的流转”,正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而在土地开发效率提高的同时,由于局部地区开发速度过快,农地性质尚未变更,因此城郊出现了大批以小产权房为主的新社区。
宅基地置换 求解用地难题
湖州以及临近的嘉兴,目前正在“城乡统筹”名义下进行着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核心便是宅基地换新房,农民变市民。当地政府推行宅基地置换的直接动力是扩大开发用地面积。
居住在湖州市吴兴区的钱荣民,今年40岁,经过宅基地置换,一家五口人共分到城里三套100多平方米的新住房。“我父母住一套,我和老婆、孩子住一套,剩下一套打算出租。”
原先在家务农的钱荣民,现在是浙江一家大型电力设备企业的员工。他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在厂里工作不到两年,已经加过几次工资,现在月收入2000多元,加上年终奖,一年收入近3万元;企业还给上养老保险,每月的标准是205元。”钱荣民的爱人则在当地一家童装生产企业工作,年收入约2万元。钱荣民的父母每月也有360元的养老金。全家一年的收入近6万元。
“以前我们家搞水产养殖,最好的年份,收入也就2万元出头。”成为“市民”后,钱荣民家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配套服务。除了新建小学、幼儿园、社区医院、商贸中心外,湖州市还将一所省级重点中学迁入新区内,并规划将第三人民医院(浙江省三甲医院)迁入新区。
湖州以及临近的嘉兴,目前正在“城乡统筹”名义下的进行着土地制度变革的试点。改革的核心便是宅基地换新房,农民变市民。
湖州市委农办主任卞利强介绍,湖州的宅基地置换政策是按人口计算的,村民上交宅基地,每人可获得城市新区住房约53平方米,独生子女获双份补偿。村民户人口越多,可置换到的住房面积就越大。每户村民置换到的新住房一般在400-500平方米,还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置换到商铺。近两年来,湖州对东部新区内的农户实行一次规划、一次安置、一次配套。湖州市政府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2月,湖州已兴建38个农户拆迁安置社区,安置人口11.06万人,缩减自然村2433个。根据湖州市建设规划,至2011年底,该市计划让30万农民搬入新建社区,这相当于湖州全市人口的11.6%。
当地政府推行宅基地置换的直接动力是扩大开发用地面积。“受制于建设用地规模,近年来,湖州招商引资情况明显落后于周边苏南城市,多数大企业将生产基地都选在吴江、苏州等地。”湖州市工商局干部施宛莎坦言。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临近的嘉兴。嘉兴的农业用地保有率高达86%,而农业产出占嘉兴GDP的比重不到6%。
“浙江对农地保有率的要求很严格,我们每次申报项目,都会受到农地保护的限制。”湖州市统计局综合处副处长杨学伟表示。
据湖州市国土资源局的最新统计,湖州市域面积5818.44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达4916.94平方公里,农地保有率达84.5%,远远高于苏州、无锡等江苏城市。而湖州的农产产值占当地GDP的比重不到8%。
“杭嘉湖平原的投资环境很成熟,条件也十分优越,发展主要受制于土地。而土地资源已成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盛世豪。
根据当地政府的测算,与苏南城市相比,湖州和嘉兴的投资成本要低20%-30%,物价指数和劳动力成本均明显低于周边城市。目前,湖州和嘉兴已有申嘉湖、申苏浙皖、沪杭等多条高速公路直通上海。
在“有效对接大上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下,浙北的地级市近年来开始频繁“招揽”大项目。嘉兴南湖区常务副区长吴海松坦言,大飞机项目一落户上海,当地各级政府便频繁出动,遍访国内主要航空制造企业,将许多零部件配套产业带到了嘉兴。
湖州市市长马以介绍,2009年,为实现保增长目标,湖州向上争取重中之重项目和政府导向性重大项目,其中,115个项目列入中央新增投资计划,8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在招商引资方面,湖州共批外资项目336个,新批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企业81家。“力争引进大、好、高项目,不断促进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但是,项目引进需要占用土地。而湖州、嘉兴等城市的建设用地指标十分有限。“农地保有率不能动,那就只能在宅基地上想办法。”湖州市南浔区委沈晓良处长说。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后,湖州、嘉兴等浙江地级市开始尝试农村土地流转改革。通过宅基地置换和整理,在保耕地“占补平衡”的同时,腾挪出可用于开发的土地。
湖州市吴兴区便在此时开始酝酿规划东部新区。一方面将人户日益缩小的行政村合并,统一拆迁安置,农民或是置换到城区街道,或是进入新建社区,分批逐次转化为市民;另一方面通过宅基地置换和承包地流转,既发展高效农业、又为城市扩张腾出空间。湖州下辖的德清县,经过农地整理和置换,在获得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还新增有效耕地7.8万亩。
经过近两年时间大规模的腾挪,湖州储备了数目可观的建设用地,进而申报建设用地性质变更。由于新增建设用地通过宅基地整理获得,因此,耕地并未减少。
“浙江的多数地市都只能在耕地占补平衡上想办法。”盛世豪指出。统计显示,浙江在2009年期间为中央级别的扩内需项目批准用地1693公顷,这其中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259公顷,占用耕地面积547公顷,与此同时完成补充耕地面积同为547公顷。
农户宅基地置换直接带动当地建筑业和房地产业。2009年,湖州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10.5%和33.1%。而在这场土地变革中走在前列的湖州市吴兴区,近两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2008-2009年两年,该区GDP年均增速超过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
|